从金庸的作品看文学与实际的不同

从金庸的作品看文学与实际的不同

金庸先生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影视作品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在香港报纸上连载的武侠小说,给亿万的中国人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侠客的图画。他的武侠小说,融入了现代人的个性与想象力,满足了华人传统的侠客情结。他的书,有人称是一种成人童话;有人称是一种娱乐,取一些历史事件作为背景虚构出所谓的江湖。当然艺术作品可以在创作与娱乐之间取得平衡。但本质上说,作品受欢迎,是因为它满足了读者的某种需要。西方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小说有类似的特色,既有创作性又有娱乐性,比如《堂吉诃德》,男主人公幻想自己是骑士,过一种过时的骑士生活。看起来好笑,但它本质是反骑士小说,是对骑士传统的幽默讽刺。

那么什么是文学背后反映出来的读者的需要?金庸作品的受欢迎,必定对应了读者的某种需要,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幻想自己也是侠客,也有绝世武功,有美女奇缘,有影响世人的美德。这些幻想与骑士的幻想,与迷恋NBA球星,迷恋歌手明星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在自己生活中,不满足于现实中的一个角色,一种生存状态,而是幻想有另外的生存空间,以达到暂时逃离现实或角色替代的快感。要是我是杨过,或郭靖多好?不少读者这么遐想。

这个幻想,这些迷恋,揭示出来我们内心理解物质世界,不是那么的真实,或者说现实生活不是那么令人满足或快乐,我们总企图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实际(Reality)的存在。文学的产生,有不少人认为就是这样的,即是想象力发展之后,对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实际赋予表达。美国诗人斯蒂文森认为,诗歌就是诗人运用想象对实际的再创作。甚至他说,人在远离神以后,就被类似神的一种存在吸引,表达一种对另一个实际的向往。简单说,就是人没有神,亚当离开伊甸园之后,为了满足自己娱乐需求的结果就产生了艺术,包括文学在内。

 
圣经中的侠客
 
圣经中也有几卷书记载了英雄人物,比如士师记的参孙,撒母耳记里的大卫和他的勇士们。但这些并不是神所宣扬的。参孙有一些超人的力气,但是神允许他失败,因为他的能力不是神所喜悦的,神不是要信祂的人成为超人,成为英雄,却是要他们依赖神。大卫年轻的时候去打仗,对敌人宣告说:

“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在万军之耶和华,就是你所辱骂以色列军阵之神的名里。”(撒母耳记上十七章45节)

大卫和跟随他的勇士为神管理以色列多年,但是神也允许大卫失败,大卫晚年为自己的罪忏悔,写下许多诗篇。

另外一卷书,新约中的《使徒行传》,记载耶稣的门徒如何在罗马帝国统治之下冒着生命危险,传扬福音,建立教会,带进神的国。这些门徒更加不是什么英雄,但是他们有神的圣灵同在,从耶路撒冷直到罗马,都有他们成功传扬福音的记载。耶稣的门徒彼得,原来就是一个渔夫,耶稣上十字架前还否认主耶稣的名三次,应该是世人中的懦夫。但是他在耶稣复活的晚上接受圣灵,以及后来被圣灵浇灌以后传福音,讲说神的话,带领几千人得救归主。另一位使徒保罗,原来还是逼迫基督徒的人,结果因神向他显现,他受浸之后,一切价值观都颠倒过来,知道原先自己迫害的基督徒原来是神的儿女,自己迫害的乃是基督的身体,从此他与弟兄们传福音的足迹遍及亚洲、中东,甚至抵达欧洲。

 
耶稣说我是实际
 

耶稣说过很多话都是历史上任何伟大人物没有说过的,比如耶稣说,“我是复活,我是生命”(约翰福音十一章25节)。关于实际,耶稣对门徒说,“我就是道路,实际,生命”(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不仅祂是实际,祂还启示复活以后神要派来一位实际的灵,带我们进入一切的实际里面。“只等实际的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实际;因为祂不是从自己说的,乃是把祂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要来的事宣示与你们。” (约翰福音十六章13节)

故此读者也许能够明白,彼得与保罗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改变,甚至能力的改变都是因为接受了那实际的灵,这灵是神三一的一部分,神为了将自己的实际分赐给我们,经过道成肉身,为人生活,钉十字架与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这种种的过程。这灵在被我们接受以后,进入我们里面,就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实际中。所以新约的使徒们与旧约的参孙、大卫不同的是,他们里面有圣灵的实际。

圣经甚至说,神的教会,即团体的基督徒,是神的新造,一个团体新人(New Man),“这新人是照着神,在那实际的义和圣中所创造的。” (以弗所书四章24节)所以,这个实际,其实就是神自己,有神的生命与神的性情,是实际的义与实际的圣。这是人所没有的,甚至在人的想象——文学作品中都没有的实际。这是出于神的实际。

 
文学与实际
 
 
一个人的照片是他本人的一种翻版,但不能说这照片或者他的语录、书籍、语音就是这个人。这个人的实际,在他离开世界时候就终结了,他的一部分思想可能在人们对他的记忆或他的作品中找到一些片段。但是神的实际,是从永远到永远,甚至正是这个实际创造了人。人的想象、思考、情感,人之所是以及需求的本体,都是基于神的创造,也是联于这实际本身的一些特征。比如花前月下,诗人感悟大地的不言之美,其实就是出于神这个独一的实际。看见花,知道神心浪漫;看到大山,感悟神的宽广;看到雪,想到神的圣洁无瑕,等等。

窑匠或雕塑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带着艺术家的思想,诗人的文字带着作者对世界的理解与态度,文学家如金庸先生的小说带着人类文化中对实际这一个永恒主题的探讨与追求。但是最终我们都不是那个实际,不是那个永恒,我们从一个实际的解析,过度到另外一个对未知世界的解析之中。故此存在很多无用的哲学与哲学家。

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入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四章14节)

这世界的文学、电影、最高水平的艺术都是各种水,解我们干渴,但都是短暂的,我们还要喝,喝各种的作品,喝各样的娱乐作品或者严肃作品,结果还是不满足。但是因为耶稣将永远的生命,宇宙中惟一的实际,这神所赐的水,赐给我们,我们就永远不再干渴,并感受到神的真实。这真实不仅在神创造出来的山水星空、花草鸟兽之中,更是在我们的心灵里面。

当我们呼喊,“哦!主耶稣”,我们接受圣灵的时候,我们就摸到这独一的实际,摸到历史上几千年来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所寻求,却苦苦不能寻到的真实与实际。这个实际,不仅是一个神的范围,属灵的世界,更是我们在现今的物质世界和时空范围里可以经历的。我们与圣灵的关系,好像手机与无线网络的关系。我们就像一部手机,需要充电,好比我们每天需要吃饭、读书和工作以满足肉体和魂的需要,但是没有网络,我们的手机就无法与外界联系,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样圣灵就是我们属天的网络,密码就是耶稣的名,你祷告,“哦,主耶稣”,你的灵便与实际的灵对接了!

愿神赐给你寻求的心,成为神所创造的、这宇宙中惟一预备好接受这独一实际之灵的器皿。我们不需要依赖文学、娱乐或体育而得暂时的满足,我们只要呼喊主耶稣的名,祷读神的话,我们就有了真实的永远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