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Sort by: Latest / Likes / Comments / Random
一个虚无主义者

在接触到福音之前,我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我想,如果死亡是人生最后的结局,而死后一切归无有,那一切我们所做的、我们在乎的,其实都没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做好或是做坏也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时我唯一的目标便是有一个尽可能平静的生活。

岁月如此静好,却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到?

圣经说,“其实明天的事你们并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你们原是一团雾气,出现少时,随后就不见了。”(雅各书四14)

挪亚的三个孩子,含宣扬了父亲的软弱,而另两位孩子则选择遮盖。他们的举措也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祝福和咒诅由此而发:含的后代被咒诅服事兄弟,而他的两位兄弟各自得到祝福。

在这样的经历中,每一个基督徒当学习功课,懂得顺服神所安置的权柄。特别是当权柄遭遇失败,我们应该学习闪和雅弗,敬畏神,敬畏权柄,竭力遮盖。

马可二章一节至三章六节所记载的五件事,启示奴仆救主对人的服事:赦免病者罪(可二1~12),同罪人坐席(13~17),从者快乐,无需禁食(18~22),宁顾从者饥饿,不顾宗教规条(23~28),宁顾苦者得释,不顾宗教仪式(1~6)。这可概述为五个辞:赦免、享受、喜乐、满足与自由。

马太福音第三章讲耶稣的引荐和受膏。施浸者约翰传悔改的浸引荐主耶稣,祂在水里受浸,被神的灵所膏。

那时,施浸者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 “你们要悔改,因为诸天的国已经临近了。”悔改不是痛改前非,改过自新。悔改乃是心思改变,生出懊悔而转移目标。悔改之后需要受浸,浸到主耶稣的名里,浸到主耶稣的灵里,得着神永远的生命。

天空的飞鸟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终于不负众望,进了清华大学。原以为苦尽甘来,可松口气了,没想到这不过是另一个竞争的开始。
在各种竞争中,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输”。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都是主的怜悯。因祂知道我的需要,也借着环境上的安排,使我认识了基督徒。当时,我的生活充满着焦虑不安。

基督的再来

基督徒对主基督的再来充满盼望,积极等待,因为基督徒最大的奖赏就是永远和主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