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依恋与爱

 

依恋与爱是人人都渴望建立的一个关系。2021年2月6日,美国东岸时间晚上8点,学者福音(新人团队)举办了二〇二一年首次的“线上福音座谈”,主题是《依恋与爱》,主讲人是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心理系的王教授。有约660位一起上线,共同参加。

王姊妹从《成人关系中依恋模式的体现》中提到成人的依恋关系受到儿时依恋关系的影响。依恋关系是婴儿与首要看护者(通常是母亲)建立起来的紧密的情感纽带,是一个人到世界上所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性关系。

从依恋关系的理论背景中动物实验谈到依恋关系的重要性─比饱腹更重要的是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感。另外,实验人员在动物学中发现了烙印(imprinting)现象,雏鸟会紧紧跟随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人类的依恋现象也反映了一个有弹性的烙印现象。

 

John Bowlby 建立起了现代依恋理论。之后讲到幼儿与母亲依恋的不同类型。其中最理想的是安全型依恋,最令人堪忧的是混乱型依恋;另外还有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而王姊妹提出依恋模式的不同来自于母亲不同的母爱行为。当母亲敏锐察觉并恰当满足幼儿,幼儿就产生安全感;当母亲疏离拒绝、缺乏一致,甚至异常怪异,令孩子害怕或被孩子吓住时,幼儿就没有了安全感。

而人无完人,母亲可能由于以往所受的心理创伤、身体的疾病疼痛、过大的压力等,无法敏锐察觉婴孩依恋需求并合适回应。

 

那母亲该怎么办呢?母亲要提高对孩子需求的敏锐觉察及恰当回应能力;对已过不恰当的回应进行弥补。同时,母亲要修复自身心理创伤,缓解压力,提高抗压能力,寻求并接纳帮助,从而成为更敏锐、更智慧、更强大的妈妈!但是在讲座的最后,姊妹提到“母爱伟大,却有限!有一种爱,却时刻相随,没有限度!有一种安全,却温暖安慰,永恒长存!”

接着来自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苏姊妹分享了她得救的见证,要做神人,而不是好人,她一步一步地认识这位包罗万有延展无限的神。

 

之后,来自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的刘姊妹分享了她在依恋关系中磕磕绊绊的经历,最终她找到了主,回到了神的家。

最后姊妹带领线上的朋友们一同祷告接受主。随后,讲座中的王姊妹也分享她被神的爱所困迫而不得不受浸的经历。

爱何等美好。神的爱比母爱更高、更敏锐、更柔细、更恒久。愿每一位都能认识这位是爱的神,向祂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