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为黑暗而寻求光明(上)

心,因为黑暗而寻求光明(上)

一位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的。

不管我们出生在多么平安喜乐的家庭,在我们逐渐长大的岁月中,都避免不了看到世上各样的堕落,感受到内心的悲伤,经历这样那样的黑暗。可是我们生来就有一颗寻求解答,寻找方法,寻觅光明的心。这样的本能从哪里来?又能从哪里得到安慰和满足呢?

一.    暗夜的眼睛

我出生在中国大陆中部一个小城镇,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也许是生来的敏感给了我多思的习惯,也让我对周围环境有较深入的感知。我母亲的家人热情又急躁,父亲的家庭正好相反,对人淡漠,不急不躁。所以我母亲与父家关系很不好。我年幼时经常不能明白,大人们为什么互相指责,为一些莫名的事情愤怒或怨恨。我更发现,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情感,往往不由自主地在愤怒与恨意中相互伤害,甚至伤害自己。我为此深深感到悲哀。

记得有一句名言,“Fear causes pain, and pain causes hate,and hate makes you lost.”(恐惧引发痛苦,痛苦引发仇恨,仇恨使人迷失。)也许这就是人们迷失在各种各样情绪中的原因:恐惧。人们害怕迷失,害怕被伤害,害怕不能事如己愿,害怕死亡。可是如何战胜这种恐惧?如何消除这种怨恨?又如何解答这些迷失呢?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小时候读的《荷马史诗》给我很多影响。我沉迷于英雄的事迹并心生仰慕。渐渐地,我开始喜欢有过人天赋的人。我以为,他们可以突破普通人所受的限制,翻云覆雨,游刃有余。可惜的是,这些人经常与悲剧联系在一起。高中时候,我把拿破仑“天才就是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名言挂在桌前很久。然而历史上的英雄即使成就再大并且没有惨败,终究都归于尘土了。他们只在一方面过于常人,却往往在其他方面缺憾甚多。我捧读过十几次的《红楼梦》,虽然博大精深,却是悲观主义的最佳代表作。我亦曾迷恋法国印象派诗人兰波,傲世独立又惊才绝艳,少年成名十九岁封笔,中年时流浪漂泊形容惨澹,三十七岁便死于恶性肿瘤。临终前他写道:我恨苦难。我看到,不管这些人多么才华横溢令人称赞,他们都不快乐。

在我脑海中盘旋着这样的念头:我们为什么有这许多无法战胜的“劣根性”?对这个将空虚和悲哀层层包裹在灯红酒绿里的世界,人们为什么飞蛾扑火般地着迷?人为什么活着,难道只是为了痛苦或者平庸?尼采说,存在本没有意义,却无法停止地不断循环。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什么理由”、“为何目的”这类的问题不断地纠缠着我。在前期,我还冥思苦想受这种抑郁侵袭的原因,直到我精疲力尽,放弃自我,只能任这种抑郁扩散到整个精神世界,最后习惯了麻木的生活。只是,我心底处还有一点盼望始终无法熄灭—这不应该是长久的状态。我知道我会找到光明,今天的疲惫只是过程。就是这份莫名的信心鼓励我继续向前。

二.    聆听福音—我愿意

我第一次接触福音是○八年十月份。北京的秋天明媚而清朗。我坐在校园室外学习。一位姐姐走过来对我说:你好,请问你愿意了解一下耶稣基督吗?

我说,我愿意。

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她为我介绍了圣经的主旨,耶稣的故事和她自己的见证。她说她并没有计划传福音,但看见我时,心里有一个声音让她来接触我。这是神的指引。我将信将疑地想,有这么神奇吗?

过了两周,我受她的邀请第一次参加了校园聚会。一位年长的校友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他的话语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我想,也许圣经说了些真理吧,不过这些分享都是个人经历,这世上有很多奇怪的心理效应,这只是其中一种。

虽然那个时候我很希望认识信仰,心里却早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圣经只是人编的故事,给人寄托罢了。一个月后的感恩节聚会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那里的校园聚会。这次聚会我没有太多触动。结束时,一位姊妹送给我一本福音书籍,过了很久我才拿起这本书开始读,可是一读起来便被吸引了。那天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从傍晚的余晖斜照直读到黎明的霞光满天。

记得那本书引用圣经旧约哈巴谷书三章十九节:“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这段经文就是那本书的主旨。那一天,我像书中的女孩那样说:“看吧,我在这里!我就是你那个名字叫做乐于奉献的童女。”也要说:“在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不论人生的道路多么崎岖不平,如果能够以神的心意为准则,去重新审视,重新处理对待,人生就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最终我就能如书上所说“迈着王后般轻柔的步子,高雅华贵。”

我早期接触到福音,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触动,不过一直没有真正去追寻。二○○九年四月室友陪同我参加了一次另一个团体的聚会,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一直到二○一一年九月我来到美国马里兰州又一次听到福音,才有了更深的感动,并有了真正的寻求。

(未完待续……)

张姊妹